LED屏和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一般采用的都是串行式数据传输方式(SPI),再通过信号包复用技术同步传送显示数据和控制数据,但在刷新率和解析度提高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料传输的瓶颈,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此外,在LED屏屏幕面积较大时,控制线往往也非常长,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传输信号的质量。
虽然近年来有些厂商引入了新的传输介质,但如何才能为用户提供真正性能,且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方案是困扰产业的一个重点问题。为此,部分厂商提出,LED显示屏的数据传输方式亟待需要从层的技术层面入手,寻找到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LED屏技术革新已牵涉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驱动IC制作工艺的提升、控制系统的硬件化、控制软件的智能化开发等等,这些技术创新需要IC设计厂商、控制系统开发厂商、面板厂商,甚于包括终端用户等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打破行业应用的“僵局”。特别是在控制系统的开发上,如何与IC设计公司更好地相互协作,提高LED屏的系统性能以及控制软件的智能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国家对LED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2006年,根据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有关部门制定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计划和2006年技术发展路线图提出,对于LED芯片的投资将占LED产业投资的20%,研究重点将放在GaN芯片的生产以及功率芯片的研发上。
虽然拥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LED芯片产业仍然存在核心技术缺乏、人才短缺、产品质量不高、设备自主生产能力弱等发展困境。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我国LED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王莹认为,LED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助推LED产业整体升级。在LED芯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早期产品主要以普通亮度芯片为主,生产厂商也只有南昌欣磊等少数几家。2003年以后,以厦门三安、大连路美为代表的芯片生产企业针对芯片市场的需求,纷纷把产品重点集中到高亮度芯片上,直接带动了高亮度芯片产量的快速增长。一时间,国内掀起了LED芯片产业发展的热潮,高亮度芯片成为LED芯片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06年,我国LED芯片产量达到309.3亿个,产值达到11.9亿元。
随着LED芯片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多,LED芯片产值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封装环节,导致芯片产值在我国LED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由2002年的5.4%上升至2006年的11.3%。由此可见,我国LED产业正在由低端走向,向附加值更高、更具核心价值的芯片环节迈进。
据王莹预测,2008年高亮度芯片产量将超过普通亮度芯片,LED芯片产业进入高亮度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将会把投资重点放在高亮度芯片的生产上。
二次封装LED生产工艺可以给LED产品带来以下优势:
(1)产品品质的一致性:二次封装工艺均采用数控式流水线设备生产,解决了以往人工灌胶做防水处理所带来的产品品质一致性较差和产品寿命短等问题,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提升了生产量的同时又确保灯具质量的一致性。
(2)灯具产品防水性高:经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电光源质量检验中心、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二次封装LED光源系统防护等级IP68(防护等级中的别,水下灯级别)。
(3)灯具的高稳定性:解决了LED灯具在户外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水导致的灯具损坏和工程质量问题,使LED大型项目的稳定运行达到有力保障。